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群众文化活动
当前位置:首页 > 群文动态 > 群众文化活动 >
彭志强做客“锦江大讲堂”,讲述不一样的阅读生活
来源:时间:2019-07-29 11:52:40点击:
   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弘扬中华文明,发展天府文化,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推进全民艺术普及,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培养市民认识美、发现美、创造美的能力,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核心功能区,全力打造“品位锦江”,2019年7月27日,由成都市锦江区文化馆、读者报共同主办的“锦江大讲堂•蜀地唐音:唐诗里的琵琶回声”在成都市龙舟路街道石牛堰社区乐水苑活动室举办。
    主讲老师彭志强,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,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,北京文学奖、李杜诗歌奖得主,也是鲁迅文学院“新时代诗歌高级研修班”学员,中央社会主义学院“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研修班”学员,致力于研究杜甫诗踪、李白诗踪、唐朝宫廷乐舞史。著有杜甫踪迹史诗歌传记《秋风破》,长篇历史散文集《蜀地唐音》,晚唐五代前蜀宫廷乐舞诗歌札记《二十四伎乐》,以及成都文博地理诗歌三部曲《金沙物语》《草堂物语》《武侯物语》,被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等百余家媒体报道、评论,有“文物诗人”“行吟作家”之称。
    曾在中央电视台《传奇中国节·端午节》饰演杜甫,被中共巩义市委、巩义市政府授予“杜甫文化推广大使”。
在讲座中,彭志强老师从历史传承角度对琵琶的前世今生进行了深层次解读。据彭志强老师介绍,琵琶由西域经印度过波斯传入中国,唐朝时期被广泛弹奏,甚至产生了一门专职——琵琶乐伎。琵琶伎在当时的民间和宫廷非常盛行,并且成为唐朝宫廷乐队中的领袖乐器。唐朝又是诗人辈出、诗歌盛行的朝代,琵琶自然成为了诗人们歌咏朝拜的对象。李峤用“本是胡中乐,希君马上弹”描写战争双方的快意恩仇,孟浩然的一句“作得琵琶声入云”把气势磅礴的      琵琶声写予后人,王翰的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”展现出他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……
    在分享完唐诗中的琵琶魂,彭志强老师追述了历史遗迹中的琵琶神。中国近代时期,埋藏在成都平原的战争种子破土而出,还带出了一座中国唯一的地表皇陵——成都永陵地宫。这座皇陵呈现的前蜀王朝宫廷乐舞繁盛之象,再加之“家家锦绣香醪熟,处处笙歌乳燕飞”这样千古名句作为佐证,让成都坐实了“音乐之都”的名号。皇陵中一块沉睡千年的石刻浮雕被考古队员唤醒——“二十四伎乐”。石刻上,除了第一排正中两个身姿婀娜的舞伎外,其他全是坐着弹奏的乐伎,正向第一排最右边的是琵琶伎。整个唐朝时期,在任何形式下的演奏,琵琶总是第一个弹奏出声音,这就是琵琶伎在宫廷乐队中成为首座的原因。接着观众紧随彭老师的节奏,最后节拍落在了一幅《飞天琵琶图》上,这幅图现藏于甘肃敦煌莫高窟112窟。这幅图打破了人们对于琵琶弹奏方式的惯常认知,唐朝时是横握琵琶,现今是竖握琵琶,但是《飞天琵琶图》却描绘了一群反弹琵琶的天宫乐伎,彭老师用“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”来形容这幅图给他带来的视觉冲击。
    本次活动,彭老师以历史故事为线索,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,让现场观众都意犹未尽!大家纷纷表示,从来没有想到咱们成都人的老祖宗们如此热爱音乐。尤其是在乐舞方面,永陵“二十四伎乐”是中国本土音乐与外来音乐相融合的集大成之作,精美绝伦、独一无二,以后我们可得多去永陵走走看看了。







分享到:
上一篇:四川省第二届吉他弹唱大赛在锦江区文化馆举行
下一篇:锦江区举行“我们的节日•七夕”文化惠民志愿服务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