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在线阅读
当前位置:首页 > 群文杂志 > 在线阅读 >
锦江故事 | 说锦江·道锦江之李冰父子与锦江
来源:时间:2020-04-16 09:41:20点击:
锦 江

关于锦江的历史渊源,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谢元鲁博士曾写道:李冰开凿的成都二江,秦汉时期称为“流江”(或称检江)和“郫江”。“锦江”一名,出现在东汉末年或三国蜀汉以后,因当时在成都设立锦官织锦,需在江中漂洗,故称“锦江”。

1

锦江之名已有超 2220 年左右的历史

在《成都城坊古迹考》上记载:锦江之名的来历是汉代笮桥南岸有锦官城,为织锦之所,以此江水濯锦,锦至鲜明,故流江经过城南一段亦曰濯锦江,简称锦江。

 

 

 

 

据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七十二:“濯锦江即蜀江,水至此濯锦,锦彩鲜于他水,故曰濯锦江。”

唐朝杜甫《登楼》诗,有“锦江春色来天地”之句,因此濯锦江又称为锦江或锦水。由此可知:早在汉代人们就在锦江水中漂洗蜀锦,漂洗后的蜀锦特别美丽,江水因此而得名锦江。从公元前 206 年的西汉有锦江的记载到如今,锦江之名已有超 2220年左右的历史了。

有历史记载的锦江水流淌了约 2270 年

从“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”至今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。成都的江流都是人工开凿。据《成都城坊古迹考》上记载:成都四周,古今江流,除升仙水(即现在的沙河)外,皆为适应此城之需要而开凿者,别无天然河流。既为适应城市需要,故水道又随城埂之变迁而变迁。据《成都城坊古迹考》记载:李冰乃于成都筑城 60 年后,在开明原有的基础上,加以改造、扩展,另辟进口,并改变开明原有的渠道流经地区,仍注绵水,复开二江使其向东南流行于成都城下,既除水害,又有利于灌溉及交通,蜀人至今称便。

在《成都城坊古迹考》上关于锦江的记载:秦孝文王时(公元前 251 年即庚戌年十月至次年九月),李冰为蜀郡太守,庄襄王时(公元前 249 年~公元前 247 年)穿检江、郫江,双过郡下,以行舟船。余则用于灌溉,至今民享其利。以此成都城南遂成为二江双流之形势,不仅便利交通和农田灌溉,且能屏障大、少城西南两方,成为军事上之防御线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曰:于蜀,则蜀守冰……穿二江成都之中,此渠皆可行舟,有余则用溉浸,百姓享其利。

《史记·河渠书正义》引《风俗通》佚文曰:“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,开成都两江,灌田万顷。”

对锦江记述最详细的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描述了当年锦江上的繁华景象:“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。……冰乃壅江作堋,穿郫江、检江别支流,双过郡下,以行舟船。岷山多梓、 柏、大竹,颓随水流,坐致材木,功省用饶。又溉灌三郡,开稻田,于是蜀沃野千里,号为陆海。旱则引水浸润,雨则杜塞水门。故记曰: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,时无荒年,天下谓之 天府也。”

秦汉时期河道水系

(任乃强《华阳国志校补图注》)

由此可见:有文字记载的锦江水,从公元前 251 年的秦孝文王至今,流淌在锦江区的锦江水已有约2270年左右的历史了。

 

 

锦江区文化馆为武汉加油!

为中国加油!

锦江区文化馆温馨提示:
 

持续做好个人防护,就是在为抗疫做贡献!

image.png

资料来源:锦江区方志办(锦江区地情文献资料)

文章来源:成都市锦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

供稿:活动部

编辑:冯永利

审核:张红波

微信图片_20200326105902.png

分享到:
上一篇:锦江故事 | 大慈寺钩沉二三事
下一篇:锦江故事|说锦江·道锦江之百年悦来茶馆